首页 > 新闻资讯 > 防伪技术 > RFID技术丨白酒、葡萄酒等酒类防伪追溯中的具体应用

2021-11-10

RFID技术丨白酒、葡萄酒等酒类防伪追溯中的具体应用

一个合格的酒类防伪系统需要满足两个最基本的要求:

1. 无法被造假者复制;

2. 一次开启即失效,不能被回收再利用。

相比之下,RFID技术在防伪追溯层面满足了酒业所需要的特定需求,那么,酒企该以什么样的模式将RFID技术应用到防伪管理中去呢?

基于RFID技术的葡萄酒防伪管理系统

应包括以下四大模块:

1. 系统管理模块

2. 产品信息管理模块

3. 防伪验证管理模块

4. 记录查询模块

1. 系统管理模块

负责管理以及维护整个防伪系统的工作运转。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系统管理员进行系统管理,管理员根据级别不同,权限也不同,如最高管理员可以查看包括防伪码数据库在内的系统内所有数据,而出于安全管理的角度考虑,一般的管理员仅拥有商品数据恢复、备份、数据清理和投诉处理管理等基本权限。

2. 产品信息管理模块

该模块针对商品的信息进行记录,包括酒箱和酒单个个体的信息记录。产品的详细信息包括品种、生产日期、规格等各种参数,这些数据在产品出厂封装时写入酒箱和酒瓶上的RFID标签中。

3. 防伪验证管理模块

这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模块,包括几个部分:

防伪码的管理

每瓶酒都具备自己的电子编码,对应这个编码并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系统会给每瓶酒生成一个独一无二的防伪码,并记录在防伪码数据库中。该防伪码除了包含与商品EPC编码对应的商品基本信息外,还记录着这个商品的批次、序列号以及销售区域代码。

为了保证防伪管理的有效性,只有防伪管理系统的最高管理员可以查看,但商品批次及序列号是可以标明在商品外包装上的,以便于消费者进行验证。

防伪验证管理

整个防伪管理模块中最关键的部分,这个管理过程涉及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防伪识别器数据处理系统以及防伪模式的设计

a. 防伪识别器的组成

酒企可以和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在固定站点设置防伪识别器(Identifying Counterfeit Equipment,简称ICE)。作为提供给广大消费者检测手中商品真伪的终端设备,ICE站点应该广泛分布,方便寻找,比如可以直接在销售点设置检验站点。

ICE由三部分组成:读写器处理器中间件

读写器用来读取酒瓶上EPC编码信息;

处理器将读写器捕获的编码进行处理、传送、查询;

商品查询真伪结果以视频显示方式告知消费者。

中间件将读写器与处理器进行链接。

b. 数据处理系统

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交换模块。

在数据采集模块中,酒企仓储、生产及物流环节的产品相关信息都以数据采集系统为途径,进入到数据交换模块;

在数据交换模块,葡萄酒企业数据中心接收从数据采集系统传输过来的酒产品在各个环节的详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逐一记录,当商品信息发生变动时,数据中心的信息也同步更新;

当防伪识别器中的处理器将消费者手中产品信息传送到读写器系统平台之后,平台以处理好的数据向酒企数据中心查询,结果反馈至读写器系统平台,再通过处理器向消费者显示产品的真伪结果。

消费者具体的防伪识别过程:

消费者购买产品,将置于酒瓶上的电子标签靠近读写器,在RFID天线感应的范围内,让读写器获得这瓶酒的专属编码,并将编码发送回酒企业的数据中心接收验证。若该酒是真品,则在处理器上显示商品的相关信息;若为伪造品,则发出报警信号。

c. 防伪模式的设计

在验证所购买的产品是真品后,消费者可以放心消费。为确保防伪标识安全使用,并且不让造假者有机会回收利用,应将RFID标签的读写模块和信息存储芯片分置于瓶盖和瓶身,开瓶时防伪标签即被破坏。这种物理破坏避免了造假者回收空瓶、灌装劣质酒。

4. 记录查询模块

这个模块的功能在于保存消费者的查询记录其中的一些数据比如说查询次数的区域分布、时间分布等信息,可以为企业的决策、物流、货品配送提供参考。

这个防伪系统在设计的时候,除上述四个模块外,还可以添加一些附加功能,比如设置中奖模块,通过随机的抽签来查询客户派送奖品,可以吸引消费者养成先查询、后消费的习惯,更好地打击制假贩假行为。

- END -

上一篇:激光防伪标签发展历程及技术说明下一篇:防伪二维码还可以随意修改?企业要如何实现真正的防伪?

Back- END -

推荐行业应用


联系我们

山水云(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上海市静安区俞泾港路108创意广场金座207室
联系电话:021-58980163  
邮  箱:marketing@shanshuiyun.cn
官方网站:www.shanshuiyun.cn

Copyright © 2017 - 2020 shanshuiyun.cn 版权所有 山水云科技 沪ICP备16008998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4497号